[2012/08/11真實競爭力-從學歷到競爭力] 楊智為老師

在大學四年間難免會因為環境,人性等等因素漸漸迷思掉進大學的那份初衷,在這四年不斷提醒自己的兩個問題:1.為什麼要讀大學? 2.離開大學要幹嘛?

1.我認為進大學是為了讓我學習一技之長,學習獨立,為未來工作做準備2.如果在大學四年我發現我熱愛會計,我會去考會計師執照,進入企業實習,若大學四年我發現我對其他事物有更大的熱情,我一樣會把會計學好,讓它在我未來什麼工作都能當輔助,並在四年中將我對那項興趣培養成專業

演講一開始老師發金莎的故事告訴了我們"態度決定勝負"而最好的態度就是積極,只有主動爭取到的才會是自己的

天下雜誌統計企業對於人才的要求排行榜第一名竟然是"學習意願佳,可塑性要強",也就是什麼都願意做開始,而現在我們能做的最基本就是"從家事做起",很多人總是抱怨老闆要求做一些自己不願意或是自己不擅長的,但正向思考了話,大家都不願意做的事,如果自己去做也是一種學習,而多學習一些不同於自己專業領域的能力也是一種創造自己"不可取代性"的方式

而排行榜第二名的則是具備"抗壓性",年輕人常常畢業後在工作上經不起一些挫折,而原因就是在於他們以往沒有經過這些磨練,老師非常推薦在大學打工的兩種行業,1.餐影業(訓練速度與體力,學習效率)2.業務(訓練精神與恐懼,累積自己失敗的經驗) 上一場張志成老師的演講中也提到,大學打工的真正意義在於:今天我每小時賺一百兩百塊,這個工作可以讓我學習成長,並且在未來這份經驗可以讓我每小時賺一千兩千塊,若今天打工只是為賺錢而賺錢,現在賺一百兩百,而未來還是一百兩百,若是如此打工就失去了意義

在未來不管是校園或者是職場都很重要的"品格操守",EX:大家都討厭遲到的人,職場上流行著一句話:準時就是遲到,盡量各種約會都提早到15分鐘,還有誠實的重要,"該是自己的就努力爭取,不該是的就不要碰",也許有些行為在別人腦中會覺得自己的一些行為很愚蠢,但在那些人的心中卻覺得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,而且上司做事都是用心而不是用腦

這堂課我學到了職場的八大實務觀念,包括了自己該如何提前做好準備,了解未來上司有哪幾種性格等等,感謝這堂課讓我對於未來的工作上有了比別人更多的了解,但了解歸了解,還是要有實際操作才會有更深的體悟,期許未來這些觀念能讓我在職場上少走許多冤枉路

最後我想要培養成為企業心目中鑽石人才需具備的能力:1.自信2.品格3.歷練4.實力 大學四年,好好衝刺,相信自己,給自己更多動力,加油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